10.毛中特(18版)第十章--290

0001:()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答案:A.创新

0002: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的新发展理念。

答案:A.创新
B.协调
C.绿色
D.开放

0003:新发展理念立足于当前我国的新发展环境、新发展条件,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厚植发展优势的重大抉择,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

答案:正确

000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扎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和行动。当前要突出抓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答案: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第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0005:贯彻新发展理念,该如何把握其内涵?

答案:(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0006: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答案: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0007:()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答案: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000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

答案:B.人民当家作主

000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答案:B.人民当家作主

001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答案: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00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这一制度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

答案: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0012:()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内容

答案:A.多党合作

0013:以下对人民政协理解正确的是()

答案:D.统一战线的组织

0014:以下不属于我国政治制度的是()

答案:D.单一民族制度

0015: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答案:C.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00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

答案:D.党的领导

0017: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中,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答案:A.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

0018: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是()

答案:B.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0019: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

答案:B.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进行

0020:()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答案:B.宪法

0021: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推进。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

答案:A.实行差额选举

002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

答案: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0023: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

答案: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0024: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的是()

答案:B.人民当家作主

0025: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实质是()

答案:C.无产阶级专政

002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

答案:A.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0027: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答案: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0028: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是()

答案: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002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保障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答案:C.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0030:下列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同时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的是( )

答案:B.党内民主

0031: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答案:D.制度自信

0032:( )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答案:A.人民民主

0033: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

答案:C.制度建设

0034: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

答案: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0035:下面不属于我国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是()

答案:B.个体劳动者协会

0036:所谓国体,是指()

答案:B.国家的性质

0037:“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该理解为()

答案:A.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0038: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是我国的国体

答案:A.人民民主专政

0039: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是我国的政体

答案:B.人民代表大会

0040:( )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

答案: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0041: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是()

答案: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004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包括()

答案:B.立宪制

0043:()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答案: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0044:党的十八大指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

答案: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0045:党的十八大指出,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指标是( )

答案: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004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答案:C.共同富裕

0047: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是由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决定的。

答案:D.主体

0048:下列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答案:D.为了富裕

0049: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

答案:B.人民

0050:()积极性、主动性的充分发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答案:D.人民群众

0051: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的是()

答案: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0052:关于人民当家作主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A.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B.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出发点
C.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归宿
D.以上都对

0053: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在于它与无产阶级专政在()方面相同

答案:A.性质相同
B.作用相同
C.职能相同
D.历史使命相同

0054: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B.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

0055:中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A.性质相同
B.作用、职能相同
C.历史使命相同

0056: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答案:A.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B.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
C.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
D.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

0057: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作为我国政体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A.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B.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D.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005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

答案:A.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前提,后者体现前者的性质和要求
B.前者是国家性质,后者是政治制度
C.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

0059: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人民政协是()

答案:A.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
C.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0060: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把中国特色选举民主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结合。以下选项中内容正确的有()

答案:A.人民政协的主题是团结、民主
B.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D.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0061: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目标下,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多党派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

答案:A.广泛参与与集中领导的统一
B.社会进步与国家稳定的统一
C.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统一

0062:在当今世界许多地区民族冲突迭起的情况下,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因为我国()

答案:B.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灭了民族压迫
D.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0063:新疆和西藏几十年来的发展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A.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B.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结合
C.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D.是历史的人民的选择

006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了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其主要内容有()

答案:A.农村村民委员会
B.城市居民委员会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0065: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

答案: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0066:()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答案:民族平等

0067:()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答案:民族团结

0068:()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答案: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0069:我国实行()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

答案:政教分离

0070:()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0071:现阶段,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专政。

答案:无产阶级

0072:()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答案:民族区域自治

007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

答案:基本政治制度

007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制度。

答案: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

0075: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答案:农村村民委员会
城市居民委员会

0076:基层群众自治是最()、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答案:最直接

0077:()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答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007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

答案:目标
组成部分

0079: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案: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0080:()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答案:中国共产党

008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

答案:本质和核心要求
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008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人民当家作主

0083: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是()

答案:D.中国共产党

0084: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文学艺术要()

答案:D.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0085: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文学艺术提出“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是指()

答案: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0086:“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其中“一手”指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指()

答案:D.精神文明建设

0087: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的会议是在党的()

答案:D.十七届六中全会

008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不包含以下()内容

答案:B.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0089: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需要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答案:A.马克思主义

0090: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民族精神的核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A.爱国主义

009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对待国外文化成果的态度,不正确的是()

答案:C.照搬西方的现代文明

009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时代精神是以()为核心

答案:D.改革创新

0093: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对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D.传统文化是一个整体,无法拆开分析,必须整体加以学习和继承

0094: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需要()

答案:B.培养高度的民族自豪感

0095: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的共同文化意识,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在当前的中国这种共同意识表现为()

答案: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009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是()

答案:D.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0097:下列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是()

答案:C.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0098: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能够被全社会共同接受的()来提供引领

答案: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0099: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的是()

答案:A.美丽

0100:下列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的是()

答案:A.平等、法治

0101:下列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价值取向的是()

答案:C.敬业、友善

0102:下列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层面基本要求的是()

答案:B.平等、公正

0103:关于社会中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

0104: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目标是()

答案:D.使人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010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最主要的是()

答案:A.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

010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丰富。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

答案:B.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0107: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工作导向

答案:D.以人民为中心

0108: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把()放在首位

答案:C.社会效益

010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以()为中心环节

答案:A.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0110:发展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发展文化事业,必须坚持()

答案:A.政府主导

0111: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应该()

答案:C.推动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

011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

答案:B.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011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答案:B.自己的民族特色

011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答案:D.主体

0115: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价值引领。【课本没有】

答案:B.价值表达

0116: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突出()的作用

答案:C.道德价值

0117: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光荣历史的见证,渗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尚道德和优良品质,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

答案:A.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0118:文化自觉和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

答案:B.必要条件

0119:下列不属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利条件的是()

答案:C.文化产业已经形成我国的支柱性产业

0120:没有()的发展,文化资源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文化力量

答案:D.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0121:以下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B.要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国民素质

0122:“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有之路。”这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要()

答案:B.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0123: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时期,就首次提出了建设新文化的奋斗目标

答案:A.新民主主义革命

0124:发展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基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事业应该()

答案:A.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

012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巩固()指导地位

答案:B.马克思主义

0126:下列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有()

答案: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0127:下列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是()

答案: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0128: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

答案:A.文化发展为了人民
C.文化发展依靠人民
D.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012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发挥文化的()作用。

答案:A.引领社会风尚
B.教育人民
C.服务社会发展

0130: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

答案: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D.坚持发挥人民的主体地位

013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

答案:B.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
C.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D.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现实需要

01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一致,表现在()

答案:A.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B.凝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C.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

0133: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都坚持重在建设,就是要()

答案:B.弘扬共同理想
C.凝聚精神力量
D.建设道德风尚

0134:相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B.更加清晰地突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要素
C.更加具有实践导向
D.清楚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社会和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013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

答案:A.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B.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
C.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013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要加强()建设

答案: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0137: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表现为()

答案:A.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
C.发达的文化产业
D.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0138: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

答案:A.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B.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C.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013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要求()

答案:A.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B.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C.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D.文化生产经营机制

0140: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做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说明()

答案:A.文化是作为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精神成果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经济和政治基本特征的集中反映,又给予经济和政治能动的反作用

014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要求我国由一个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一个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在于()

答案:A.先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精神保障
B.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C.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D.它是完善政治上层建筑的需要

0142:()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政党的精神旗帜

答案:文化

0143:毛泽东提出文学艺术的“双为”是指()和()

答案: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0144:“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两手”抓的是()和精神文明

答案:物质文明

0145:事关文化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是必须以()为指导

答案:马克思主义

0146: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答案:文化性质

0147: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答案:本质要求

0148: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价值引领。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014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层面的基本要求是自由、平等、公正和()

答案:法治

015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个人公民层面的基本要求是()、敬业、()和友善

答案:爱国
诚信

015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的()

答案:基本遵循

015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

答案: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153:提高(),关系到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答案:国家文化软实力

0154:谁掌握了()发展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

答案:文化

0155:()和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

答案:文化自觉

0156: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体现()

答案:社会主义制度特色

0157: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要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答案:马克思主义

0158: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要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

答案:共同思想基础

0159: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答案:全面协调可持续

0160: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产业,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答案:国民经济支柱性

0161: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的工作导向

答案:以人民为中心

0162:要坚持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答案:社会效益

0163:核心价值体系和()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

答案:核心价值观

0164: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案:民族精神

0165:富强、民主、()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答案:文明

0166: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为重点,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答案:C.保障和改善民生

0167: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把社会重心落到()

答案:B.城乡社区上

0168: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长期工作。以下关于民生问题,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D.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新起点,没有终点

0169: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为重点,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答案:B.保障和改善民生

0170:要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 )

答案:B.健全促进就业机制
C.健全促进创业机制

0171:要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 )

答案:A.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B.健全促进就业创业机制
C.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D.以上都包括

0172:要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 )

答案:A.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B.健全促进就业创业机制

0173: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需要( )

答案:A.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B.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C.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D.以上都包括

0174: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需要( )

答案:A.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B.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C.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D.以上都包括

0175: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提出的“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其主要含义是( )

答案:A.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
B.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
C.和谐以共生共长
D.不同以相辅相成

0176:在()()()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答案:A.革命
B.建设
C.改革
D.探索

0177: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答案:B.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
C.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

0178: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做到()

答案:A.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B.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C.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D.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0179: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

答案:A.系统治理
B.依法治理
C.综合治理
D.源头治理

0180:()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答案:共同富裕

0181:社会主义与以往一切旧的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生产以全体社会成员()为目的

答案:共同富裕

0182:党的十八大指提出,加强(),必须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简历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

答案:社会建设

0183:习近平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

答案:主导作用

0184: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激发()

答案:社会活力

0185: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答案: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0186: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答案:平安

0187:()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答案:社会治理

0188:(),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

答案:强化道德约束

0189:()是民生之本,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是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答案:就业

0190:合理的()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答案:收入分配制度

0191:()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是百年大计、千秋工程

答案:教育

019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所向往的(),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答案:美好生活

019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答案:立德树人

0194: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坚持()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尊重()精神,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

答案:人民主体
人民首创

0195: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

答案:社会管理体制

0196:()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答案:社会稳定

0197: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为重点,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答案:改善民生

0198: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中的比重

答案:初次分配

0199:建立更加公平和持续的()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答案:社会保障

0200: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的关系。

答案:A.自然

0201: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是()。

答案:A.尊重自然

0202: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答案:B.顺应自然

0203: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是()。

答案:C.保护自然

0204:下列选项哪项不是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答案:D.破坏自然

0205: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和循环发展。

答案:A.可持续发展

0206: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

答案:B.和谐发展

0207: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

答案:C.基本国策

0208: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答案:D.法治

0209: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答案:B.尊重自然

0210:在环保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放在首位。

答案:C.源头治理

02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的提出者是()。

答案:D.习近平

0212:()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急生态安全

答案:B.生态红线

0213: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答案:D.思维方式

0214: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答案:A.生产方式

0215: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答案:B.生活方式

0216: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坚持在保护中发展、(),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答案:C.在发展中保护

0217: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更加自觉地推进()、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答案:D.绿色发展

0218: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答案:A.循环发展

0219: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答案:B.低碳发展

0220:下列选项哪项属于我国的基本国策?()

答案:D.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0221:下列选项哪项不属于我国的基本国策?()

答案:A.宗教信仰自由

0222: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做到,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答案:B.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0223: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做到,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答案:C.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0224: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做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答案:D.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0225:在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互动关系中,()居首。

答案:B.人口

0226:党的()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目标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答案:A.十八大

0227:党的()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答案:B.十八大

0228:自然界是一个完整有机的生态系统,具有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答案:A.顺应自然

0229: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向大自然不断索取,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反思过去,正视现实,只有()才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科学态度。

答案:B.尊重自然

0230:党的()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正在积极地开展中。

答案:D.十七大

0231:把祖国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更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应该坚持()的基本国策。

答案:A.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0232:节约资源必须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降低能源、水、土地的消耗强度,大力发展(),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答案:B.循环经济

023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做到,把()放在首位、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维为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答案:B.节约资源

0234: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答案:C.环境友好型

0235: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此,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把()

答案:A.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0236: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答案:D.资源节约型

0237: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

答案: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0238:把祖国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更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应该坚持()的基本国策。

答案:B.节约资源
C.保护环境

0239: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的革命性变革。

答案:A.生产方式
B.生活方式
C.思维方式
D.价值观念

0240:“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答案:C.社会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0241: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要求必须在()加强节约。

答案:A.全社会
B.全领域
C.经济发展起步阶段
D.以上都正确

0242: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要求必须在()加强节约。

答案:A.全社会
B.全领域
C.经济平稳增长期
D.以上都正确

0243: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要求必须在()加强节约。

答案:A.全社会
B.全领域
C.经济发展高速增长期
D.以上都正确

0244: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要求必须在()加强节约。

答案:A.全社会
B.全领域
C.全过程
D.以上都正确

0245: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要求必须在()加强节约。

答案:A.全社会
B.农村
C.城市

0246: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要求必须在()加强节约。

答案:A.全领域
B.东部发达地区
C.西部大开发区

0247: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要求必须在()加强节约。

答案:A.经济发展全过程
B.经济高速增长期
C.经济发展起步阶段

0248: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要求必须在()加强节约。

答案:A.西部环境脆弱区
B.全领域
C.全过程
D.以上都正确

0249: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

答案:B.可持续发展
C.全面发展
D.循环发展

0250: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

答案:A.和谐发展
C.全面发展
D.循环发展

0251: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

答案:A.和谐发展
B.可持续发展
C.全面发展
D.循环发展

0252:下列关于生态文明新理念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B.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C.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D.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

0253:坚持( )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答案:B.节约资源
D.保护环境

0254:美丽的自然需要细心地呵护,需要人类确立()的生态文明理念,进行生态文明实践。

答案:A.顺从自然
B.尊重自然
C.保护自然

025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举措有()。

答案:A.发展节约型经济
B.开展科技创新
C.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0256:以下哪项属于我国的基本国策()。

答案:B.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C.计划生育
D.对外开放

0257:循环经济的原则是()。

答案:A.资源使用的减量化
B.资源再利用
C.资源再循环

0258:下列关于生态文明新理念表述不正确的是()。

答案:A.绿水青山不如金山银山
B.先污染后治理

0259:习近平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答案:C.经济建设
D.政治建设

0260:下列描述中,明确阐述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的是()

答案:A.“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B.“生态文明就是生产力”
C.“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026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的关系。

答案:人与自然

0262:()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生态文明

0263: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时应遵循的()。

答案:基本原则

0264:()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承的首要态度。

答案:尊重自然

0265:在环保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放在首位。

答案:源头治理

0266:()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答案:习近平

026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

答案:金山银山

0268:我们坚持节约资源和()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答案:保护环境

0269: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答案:生产方式

0270: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答案:法治

0271:在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中,把利用()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答案:自然力

0272:“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

答案:生态文明建设

0273: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答案:尊重自然

0274: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答案:顺应自然

0275: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答案:保护自然

0276:《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社会取得巨大进展,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答案:环境友好型

0277: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保护的关系,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的理念。

答案:发展生产力

0278: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和循环发展。

答案:可持续发展

0279: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

答案:和谐发展

0280: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

答案:全面发展

0281: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

答案:循环发展

0282: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坚持在保护中发展、(),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答案:在发展中保护

0283: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答案:生态文明

0284: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的革命性变革。

答案:价值观念

0285:(),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答案:生态文明建设

0286:在环保工作中,要把()、源头治理放到首位。

答案:源头治理

0287:在环保工作中,要把预防为主、()放到首位。

答案:为主

0288:在环保工作中,要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到()。

答案:首位

0289:为保护环境,要划定生态文明(),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答案:红线

0290:为保护环境,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其中对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

答案:终身